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dd.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511号大合仓B502
Tel.028-85196969
Fax.028-86740725
E-mail:hetian998@sina.com
您现在所在位置: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阿坝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2025/10/31  浏览 22 次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三统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在部署上统筹。州委、州政府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牵引,构建“党政领导、专班统筹、部门联动、乡村主抓”的组织体系,高规格召开全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暨村庄清洁行动现场推进会,系统部署年度目标、规划定位、工作保障及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在任务上统筹。印发《阿坝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构建“1+4+10”政策体系(即1个总体方案、4张工作清单、10项重点建设任务),马尔康市、黑水县色尔古镇、汶川县水磨镇凤凰村的典型经验获得推广。在推进上统筹。出台《阿坝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条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与项目化管理,将建设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实绩考核,有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三聚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聚力打造先行片区。以马尔康市农耕核心区3个建设村为重点,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产业蓬勃兴旺、产村深度融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示范区,投入资金13325.81万元,实施项目7个,工程进度达95%;聚力推进样板村建设。提速推进村内路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深化产业融合与美丽经济建设,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计划投入资金9986.52万元,实施项目32个,工程进度达80%;聚力攻坚补短村建设。加速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精塑美丽庭院,协同推进卫生改厕、村庄清洁行动,计划投入资金20.8亿元,实施项目95个,工程进度达75%。

“固本培元”夯实和美乡村基础。围绕构建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深化“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净土阿坝”品牌,推动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一是品种培优。拥有麦洼牦牛、三江牛等11个优良畜禽品种;成功选育通过审定或登记的玉米品种20个、青稞品种9个,其中6个品种实现成果转化。二是壮大产业规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7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38.28万亩,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1000余个。黑水县色湾藏香猪远销江西、重庆等地,并首次斩获香港市场4000万元订单。三是科技支撑。马尔康夏繁基地加速建设、影响力与日俱增;小金县携手四川省农科院共建科技创新转化平台;阿坝县、小金县建成全省首批“青稞科技小院”“牦牛科技小院”;汶川县精心培育标准化果园及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松潘县联合省级科研院所,与川主寺镇寒盼村打造贝母种植资源圃基地。四是品牌建设。“净土阿坝”荣膺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79个产品获“净土阿坝”品牌认证,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70个,2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11个产品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擦亮底色”提升乡村生活环境。一是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定期调度指导、实地入户调研等方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2025年省级下达我州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26个、新(改)建卫生户厕2092户。9月底,全州建成卫生厕所1782户,拨付资金共计359.65万元。其中:金川县建成卫生厕所121户,拨付资金28.2万元;阿坝县建成卫生厕所89户;拨付资金23.05万元;若尔盖县建成卫生厕所1407户,拨付资金271.6万元;红原县建成卫生厕所47户,拨付资金11万元;黑水县改造建成卫生厕所118户,拨付资金25.8万元。2024年全州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二是“夯实举措”惠及民生。强化规划引领、硬件建设、公共服务“三大举措”,高质量完成乡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明确路线图、施工图、时间表。1个县成功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0个县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全州示范路里程突破1200公里,30户及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硬化路通达,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农村4G网络覆盖率达98%,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91.19%。三是“创新机制”重塑乡村新颜。纵深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创新构建“1456”工作模式——即一体化推进(凝聚合力)、“四清三除一巩固”(明确目标)、五支队伍(落实责任)、六项机制(着眼长效),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有效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驶入快车道。

厚植内涵引领乡村新风。一是凝聚治理合力。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依托“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六大行动,全面推广“川善治”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探索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现代手段推进乡村治理,扎实推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文明乡风。二是创新治理方式。茂县羌族银饰、烧馍馍和阿坝县曼桑藏香制作技艺、青稞非遗文化传习基地成功入选第五批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推动汶川县“金银花与西路边茶复合栽培系统”申报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马尔康市精心承办四川省第四届“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参加“村BA”“蜀乡村歌”等系列“村字号”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提升治理效能。强化榜样示范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寨”“阿坝好人”等评选活动,2025年全州5人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农村手工艺大师,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立规矩、扬良俗、破陋习、树正气,引导家家户户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农村大地日益浓厚。



  上一条: 我国首次围绕幸福河湖评价发布国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返回上一级]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4015185号